Key Dates
2025年6月14日-15日
会期
2025年5月10日
注册费优惠截止日期
2025年5月20日
摘要提交截止日期
2025年6月13日
现场注册日期
Registration/注册

樊渝江

报告题目:

3D打印生物活性骨缺损修复材料研究

报告人:

樊渝江

所在单位:

四川大学

报告人简介:

四川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Fellow(FBSE),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关节运动系统和人体软组织缺损的再生修复和生物3D打印研究。承担“十三五”和“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二十余项。研发的软骨诱导性水凝胶产品通过国家医疗器械创新审批;开发的生物3D打印技术实现技术转化。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分会主任委员;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医用增材制造技术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专家组成员等学术兼职。

报告摘要:

骨组织具有复杂的有机/无机复合多层级结构,其独特的组成和结构赋予骨组织优越的强度和韧性。仿生骨骼中有机/无机成分,是发展骨再生修复复合材料的重要途径。增材制造技术可实现对复合材料微结构精确调控,可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骨再生性能。利用天然骨组织组成成分的胶原、羟基磷灰石等,通过3D打印构建仿生骨缺损修复复合支架,通过理化性能表征、基于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的生物学性能评价,以及原位骨缺损再生修复的研究,对几种增材制造生物活性陶瓷复合支架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并进而探讨了其骨再生的机制。结果表明,3D打印复合材料可有效提升骨修复支架的力学性能,并促进细胞的募集、增值、分化,加速再生组织的形成,促进血管化。原位骨缺损修复动物实验证实,有机/无机杂化交联骨缺损修复材料有效实现临界颅骨缺损的再生修复。